一,1939年,日本细菌部队,为何会消灭了自己1000多步兵?
1939年5月11日—9月16日,日本和苏联在远东诺门罕进行了一场战争,史称诺门罕战役,或称哈拉哈河战役。战争由日军首先发起攻打蒙古军队,引起苏联介入。6月18日,朱可夫上将被苏军统帅部任命为第57特别军军长,苏军开始大量集结兵力,轰炸日军集结地,从22—24日,双方在诺门罕地区空战3天,日军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6月27日,140架日机偷袭苏军塔木斯克机场,击毁苏军127架飞机,这是亚洲战场第一次大规模机群成功偷袭敌方机场的战例,苏军暂时失去了空中优势。日军偷袭的成功,又鼓舞了日军的士气,日军决定动用“731“部队,进行细菌战。
诺门罕战役中的日军士兵
731部队是在抗日战争和二战期间,日本帝国陆军从事生物战细菌战研究和人体试验研究的秘密军事医疗部队的代称。它被伪装为关东军第659部队(防疫给水部)下之第731防疫饮水净化部队,直接隶属于日本陆军军医学校防疫研究室。
其研究内容主要是使用活体人类进行生物武器与化学武器的效果实验。731部队基地在哈尔滨附近的平房区。731部队用活人进行的各种试验,手段极其残忍。
为了观察人被细菌感染的病变过程和各类细菌的效能,他们把含有各种细菌的溶液注入被试验者的静脉内;把菌液加入饭食、瓜果和水中,让被试验者食用或饮用。为观察人冻伤程度,将被试验者的手脚冷冻,分别插入冷水、温水和开水中解冻;将被试验者关进密闭室进行各类毒气实验;将马血注入人体,观察血液的变化;将被试验者手、脚、肝、脾、胃进行移植手术试验;对女性进行梅毒传染试验;用试制的各种小型细菌武器对活人进行实地试验。
“731”部队的试验
731部队将试验的结果用于战争,制成各种细菌武器和化学武器。他们生产细菌武器的能力,每月可培养出300公斤鼠疫菌、600公斤炭疽热菌,1000公斤霍乱菌。据战后的估计,731部队所生产的细菌,数量足够杀死全人类。
诺门罕战役开始时,日军关东军司令部就指示石井部队拟定在诺门罕地区的细菌战计划。7月13日,石井细菌部队碇长少佐带领22名敢死队员,乘2只胶皮筏沿哈拉哈河顺水而下,将22.5公斤伤寒、霍乱、鼠疫、鼻疽等细菌撒入河水中,对苏蒙军展开细菌战。
“731”部队的试验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因为要对细菌战严格保密,防止苏联报复和国际社会的谴责,日军23师团长小松原道太郎发布命令,严禁前线士兵饮用哈拉哈河水,为什么不能喝没有原因。参战日军又没有准备饮用水,口渴难耐的日军纷纷引用河水,结果导致1173名日军染上伤寒病、赤痢病和霍病死亡,731部队军医和敢死队员,被细菌传染而亡命的达40多人。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日军还向苏军阵地发射了装有细菌的炮弹,致使这一地区爆发传染病疫情。石井部队受到关东军司令的特别嘉奖。
攻击间隔的日军飞行员
在诺门罕战役中还有一次日军的乌龙事件。在步兵和坦克作战中,日军屡遭失败,决定进行炮兵作战。7月22日,日军几万兵力集中在哈拉哈河东岸,按计划他们要在炮兵攻击后发起进攻,因为下雨,日军炮兵无法炮击,埋伏的日军步兵遭到了苏军炮火的猛烈轰击,损失惨重。第二天,日军炮兵向苏军阵地发起了猛烈的炮击,按计划两小时后,步兵发起冲击。快到两小时的时候,日军炮兵司令内山少将获知炮击效果不佳,苏军正重建炮兵阵地。内山少将下令,延长一小时炮击,一定要重创苏军炮兵。按照计划,埋伏的日军发起了冲锋,当他们冲上高地时,却遭到了苏军的猛烈炮击,死尸遍地。原来延长炮击一小时的命令没有步 给兵,所以很多步兵就成了炮灰……
诺门罕战役中苏军士兵
这场战役双方的损失都很惨重, 9月16日双方停火。
关于细菌战,1943年夏秋时节,日军驻济南细菌战部队掘开卫河大堤,播撒霍乱病菌,致使鲁西北、河北南部、河南北部霍乱流行,据估计至少有20至30万人感染霍乱。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4年5月,石井想要使用化学武器,但因计划不周和同盟国的干涉而被挫败。日本右翼学家否认731部队的行动,认为是中国的编造。左翼组织曾经出版731部队的历史,强调美国为了交换731部队的研究数据,刻意掩盖了731部队的史实。731部队的历史在日本历史教科书中被掩饰或回避了。
那些总黑中国历史的人,谁去揭露日本“731”部队、慰安妇等战争罪行?
二,日本侵华细菌部队
1939年,日本军队在与苏联军队展开的长达2个月的激战里,日军损失惨重,伤亡四万多人。 在这场战役里,日本细菌部队还闹出了误伤自己人的笑话,导致1000多名日本步兵死亡,从根本上动摇了军心。究竟为何会出现这场闹剧?且听小编一一道来。
在这次战役中,日军武器明显比不上苏联,但日军胜在擅长夜战,战机性能也不错,所以双方反复鏖战,迟迟分不出胜负。
由于日军物资有限,为了速战速决,日本想出了一个法子,也正是这个原因,日本高层调来了那支臭名昭著的细菌部队。日本方面发现,苏军和自己的部队都是喝哈拉哈河的水,所以日方命令自己的部队不能喝哈拉哈河的水,同时命令细菌部队向河里投毒,企图毒害苏联军队。为了保密,日方并没有告诉自己的士兵为什么不能喝河水,这恰恰弄巧成拙。
苏联方面破译了日军的电报,得知日本在河里投毒后,也命令自己的军队不喝河水。
而日本士兵由于不知道河水有毒,加上口渴难耐,许多人开始偷偷喝河水。几天以后,苏联士兵没有事,反而日本方面开始出现大批伤亡士兵。日本高层了解这一情况后,将细菌部队遣送回国。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场闹剧是诺门坎战役中最经典的一幕,可以说苏联军队当时没有乘机消灭这支细菌部队,实属遗憾。
三,二战时期日本细菌部队
这是日本关东军“搬起石头砸自己脚面”的典型战例,发生于1939年6月底的诺门坎战役期间 ,面对苏军优势的炮火和装甲部队,日军前线指挥官第23师团长小松原不断请求增援重炮和补充炮弹。他不知道的是关东军已经没有“余粮”了,之前甚至连一战时期的重炮都派上来了。
(石井四郎)
为了挽回前线頽势,关东军决定出阴招了,于是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奉命来到诺门坎战场,日本人准备用违反国际公约的“细菌战”打垮苏蒙军。
但这毕竟是作賊心虚的战争手段,因此日军的保密工作极为严格,以石井四郎为首的“731”部队到达后立即被严密保护和警戒起来,其营地日军其它野战部队通通不许靠近。
(日军戴防毒面具的自拍已是明证)
诺门坎战役又称“哈拉哈河战役”,这条在草原上的河流是蒙古和“伪满洲国”的分界线,同时也是双方军队的重要水源地。石井部队最先的计划是用飞机播撒细菌弹,但是苏军已掌握空中优势,同时哈拉哈河西岸高炮林立,日本人确实没有把握,最终决定采取在河流里人工施放的办法。
石井在本部挑选出一支“玉碎小队”,这些人必须保证一旦被俘宁死不能吐露“731”部队的秘密,并选择在夜间乘坐两艘橡皮舟赶往哈拉哈河上游,将金属罐装的细菌培植液全部倾倒于河水当中,整个河流的上游全部被污染,日本人真的是罪恶滔天。
(石井四郎)
“脏弹”施放完毕,日本人坐等苏蒙军大批病亡的消息。结果苏蒙军人安然无恙,日本兵却有不少人莫名其妙进了战地医院,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朱可夫的战场情报工作非常到位,军装颜色、臂章形状与其它日军完全不同的石井部队还未到达战场,苏军就已经得到了相关情报,怀疑日本人可能要穷凶极恶搞起“细菌战”,立即布署从后方大批铺设输水管道,严禁官兵再使用哈拉哈河水,因此未受其害。
而日军司令部虽然也发出了同样的命令,却不敢直接说明原因,只能含糊其词,其后果是部分日军士兵根本想不到是如此严重的性质,仍然就近饮用河水,不料却中了自己人的招。
据日军战地医院的统计数字,在第二次诺门坎战役期间除战场阵亡外,约有1300余人死于疾病,其中相当一部分死于细菌感染,出于保密需要,这些死鬼都被注明了“病因不明的死亡”以掩盖真相,至于究竟死了多少,日本人肯定秘而不宣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若石井部队的专业队伍过早撤离,日本鬼子恐怕中招的更多。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细菌部队在东北和华东地区的罪恶磬竹难书,诺门坎这些被自己人干掉的日本兵,死就死了吧,死有余辜。
(罪恶部队)
四,抗战时期日本细菌部队
诺门罕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日本与苏联在伪满洲国和蒙古国边境的诺门罕地区进行的一场大战。野心勃勃的日本在这次战役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败。不仅损失了数万精锐部队,其精心打造的全日本唯一的“第一坦克师团”也被全歼。此战过后,被打残了的日本彻底放弃了挺进欧洲战场与德国瓜分苏联的西进计划。
日军为了遏制在诺门罕战役中的劣势,开始预谋使用细菌武器。1939年6月中旬,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安排731部队负责人石井四郎带领15人携带细菌武器赶赴前线,对苏联发动细菌战。
1939年7月13日,在经过一系列的实地考察后,石井四郎等人秘密潜入苏蒙联军战略防御区内,在苏蒙联军营地旁的哈拉哈河上游将含有霍乱、鼠疫等烈性病菌的22.5公斤溶液全部倒入河水中。然而,让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意想不到的是,这次日军细菌部队投放的细菌不仅没有危害到苏蒙联军,反而使自己的作战部队受到巨大损失。据史料记载,日本关东军在诺门罕战役中共有1176人受到因感染鼠疫和伤寒病菌而死亡。其中有41名日本731部队研制和释放鼠疫、伤寒病菌组织的成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诺门罕战役结束后经日本有关部门研究发现,发生这种情况是由以下三种原因导致的;
一、日本关东军释放细菌武器的水源地是由北向南流向的哈拉哈河,参与作战的日本关东军部队是自南向北进军,而受到释放细菌污染的哈拉哈河水正好流经日本关东军行军和集结地区。在此地区参与作战的数万日本关东军只有哈拉哈河水这一唯一水源地。因此,尽管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多次三令五申短时间内严禁作战部队饮用哈拉哈河水。饥渴难耐的日军士兵偷偷饮用河水的情况却时有发生,这样一来,直接导致了疫情迅速在日军中传播。而苏联方面早就注意到了日军的毒气战专家的动向,为防止意外发生,苏蒙联军饮用水全部来自后方铺设的专用供水管线,这一举措使得日本希望通过细菌战造成苏蒙联军非战斗减员计划全部落空。
二、诺门罕地区属于亚寒带内陆草原性气候,春天经常刮西北风。日本关东军释放的细菌经常被吹到自己的集结、占领和部队行军的地区。从而使关东军被自己所释放的细菌感染和伤害。
三、春天到来以后,诺门罕草原的动物开始由北向南寻找食物。一些被日本关东军释放的细菌所感染的动物,在被缺少食物补给的作战部队捕获食用后受到感染,导致部队大量减员。由于细菌战属于国际公约严禁使用的生化武器系列,吃了哑巴亏的日本人也不敢声张,只好咬牙吞下自己造成的苦果。
历史有故事,我来告诉你。我是今日头条作者徒步说史,感谢您的关注和阅读,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五,有一只日本细菌部队名单被公布
看之前的回答,基本上都是瞎扯,还有什么日军唯一的第1坦克师团在诺门坎被苏联全歼。日本第1坦克师团是1942年建立的,诺门坎战役是1939年爆发的。
筱塚良雄在1939年5月,作为少年兵加入日本关东军防疫给水部队(即731部队)。5月,诺门坎战役爆发,筱塚良雄回忆,当时731部队提供了细菌弹及其散布器那些榴散弹在诺门坎事件投入了使用。
到了7月,731部队曾将细菌装入石油桶运往诺门坎前线。7月13日,由731部队细菌专家和骨干22人,携带装有细菌的金属容器,秘密潜入苏军防守地区,在苏军一侧的几条河流里施放了炭疽、伤寒、霍乱、鼠疫等烈性传染病菌溶液22.5公斤。
在诺门坎战役,日军确实有1340名病号,但是这些,但是大部分都是由于战场的气候、居住条件、过分劳累、缺乏饮水等原因。毕竟,从1939年5月-9月,4个月时间,日军第23师团一直在野外连续与苏军作战。
出现1000多病号也比较正常,但是这里肯定也有因为,日军731部队放细菌而生病的人员。
其实,日本真正准备北进,正是在诺门坎战役结束以后。经过全力增兵,在1940年,日军在东北的兵力达到了11个师团,最后因为在1941年,美国对日本石油禁运,经济制裁,冻结日本资产,日本才改变北进计划,改为南进。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cba手游 提供的1939年,日本细菌部队,为何会消灭了自己1000多步兵?(日军的细菌部队)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