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外国人那么害怕小丑?

一,为什么外国人那么害怕小丑?

小丑在西方文化中是一个很复杂的形象。外国人对小丑又爱又怕。在马戏团中,小丑是一个在正式表演前负责逗观众笑的角色,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小丑的感情很复杂。在1970年之前,只有一部恐怖片中出现过小丑,但就是这部电影让人们将“小丑”和“恐怖”联系起来,从此这种小丑担任恐怖片角色的电影越来越多,到2010年之后,全球发行的所有与小丑有关的影片,几乎一半以上是恐怖片。

如果你用Google搜索小丑(clown)的英文关键词,随之而来的高频词前三名分别是:creepy clown (毛骨悚然的小丑), scary clown (恐怖小丑) 和 killer clown (杀手小丑)。小丑的形象也在上个世纪就被文学家们描述为拥有“自杀倾向的举止、怪物一般的姿势和那疯狂的伪装”。

人们对小丑的害怕来源于“恐怖谷理论 (Uncanny Valley)”。这一理论来源于心理学上的一个著名现象,即:人类对跟他们有某程度上相似的机器人和非人类物体的排斥反应。小丑本身是由活生生的人扮演,但它的形象却又远远不是正常的人类,所以人们对小丑的排斥就是来自于这种“恐怖谷”现象。

当然,“恐怖谷理论”解释的是人们为何会对小丑反感,但让人们对小丑产生惧怕的则另有其因——最大原因应该是1978年全美最有名的连环杀手 John Wayne Gacy。他白天在儿童的欢乐派对上扮演小丑,夜间则强奸男性并且秘密杀人。到他被抓捕时为止,他已经杀害了33个人,全部是男性,号称“杀人小丑 (Killer Clown)”。最诡异的是,Gacy完全沉迷于他小丑的角色不能自拔。他被捕之后在监狱里画了一大堆画,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关于小丑以及他打扮成小丑的自画像。这让大家更进一步将“小丑”与“危险”以及“可怕”联系起来了。

随后小丑被引入恐怖片中,最有名的有三部:《小丑回魂》、《小丑屋》和《蝙蝠侠:黑暗骑士》

1986年,斯蒂芬·金创作了《死光/小丑回魂》,一个恐怖的邪恶魔鬼用小丑来伪装自己,侵害孩子们,这本书在1990年被翻拍成同名电视短剧。
1989年,《小丑屋》这部疯狂的恐怖电影写了一群逃出来的精神病人伪装成马戏团小丑,让一个乡下小镇陷入恐怖的危机之中。
2008年,《蝙蝠侠:黑暗骑士》中的小丑将女主角抓到了教堂的钟楼顶上。

有些外国人对小丑有一种深深的情结,他们会在聚会或重要的时刻扮演小丑。在美剧《摩登家庭》中,卡梅隆非常喜欢扮演小丑。甚至有一集他扮成小丑睡觉,把睡在他旁边的人吓个半死。下图就是卡梅隆(左)和他的同性夫夫米契。

当然有喜欢小丑的就会有害怕小丑的。在同一部剧中,米契的姐夫菲尔就有“小丑恐惧症”。他自己扮成小丑走进游乐场的镜屋,看到四面八方的镜子中照出的全是小丑——尽管这小丑还是他自己扮演的——他恐惧症发作,马上呼吸不畅,脸色煞白,轰然倒地。

小丑在西方历史上一直是被侮辱和嘲笑的对象。最早的小丑起源于中世纪宫廷“弄臣”(the Fool),这个形象你可以从很多戏剧或文学作品中看到。无论是仁慈或残暴的君主都需要一个或几个“弄臣”,他们应该是小丑的前身。他们的存在就是负责逗国王笑。如果国王没有被逗笑,这些弄臣有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二,外国人为啥害怕小丑

在国外大多人都害怕小丑.因为几十年前,在美国一个富裕的家庭里,父母都出去工作了,只留下孩子们和保姆。到了深夜,孩子们就是不睡,保姆一进屋,就问孩子们为什么不睡觉,孩子们的回答让保姆感到了害怕,‘有一个小丑在跟我们玩‘,这让保姆有吃惊又惊讶,哪里有什么小丑,第二天,他们全逝去了。

就像森林里的瘦叔,也就是所谓的Slender man,在人们的心里留下阴影。

大家也不要害怕。

如果大家想更多了解外国的一些小丑,那么可以下方留言或者别的地方搜索,如,小丑回魂,小丑时代等,还可以看看伯乐的,里面大家可以了解一些
国外国内传说

三,为什么国外的人怕小丑

在国外,尤其是欧洲和美国有种杀人犯叫做killer clown我们不知道他具体是真的还是假的还是恶作剧但因为网络的影响,很多孩子都很怕他。还有就是小丑也是个在鬼片里出现过的角色,所以自然就会有怕他的人了。




这一些图片是一些网友发的

四,外国人很怕小丑吗

看了很多人都提到恐怖谷原理,觉得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小丑一看就是真人扮的,跟这个理论不是太搭边。个人看法:小丑之所以让人觉得恐怖,关键是他那一成不变的表情与客观环境形成的巨大心理反差。大家都知道,小丑多是笑脸,在热闹的马戏团,熙攘的广场,看到小丑没人会觉得恐怖。但是同样的装扮,同样的笑脸,出现在黑夜里无人的地方,看一眼就觉得毛骨悚然!一个小丑带着微笑一刀刀割开肉体,绝对比一个狰狞大汉做同样的事更有视觉和心理冲击。小丑是日常的,生活中的美好元素,通常和愉快,小孩子联系在一起。但就这样一个元素,突然变得极度陌生,危险且难以捉摸。这种熟悉变陌生,美好变危险的巨大反差才是其恐惧的真正来源。导演们正是看到了这点,一再生动刻画了阴沉变态的目光和微笑脸谱重叠在一起的小丑,才使得现在的小丑,即使在阳光下这么让人觉得难受。

五,外国人为什么怕小丑和修女

从电影说说吧。

1.

无论你知不知道,《小丑回魂》都已经创造了奇迹,成为了北美九月份的票房冠军,火爆程度堪称现象级。

如果你不知道以上这些,那我们聊些你知道的。

诺兰厉害吧,《敦刻尔克》上映了9周累计的票房成绩,《小丑回魂》上映2周就超过了。

超级英雄系列的票房成绩有目共睹吧,新版的小蜘蛛也是圈粉无数,但也在《小丑回魂》的穷追猛赶下瑟瑟发抖。

什么时候小众的恐怖电影都可以开始和超级英雄系列在票房上掰掰腕子呢?这种感觉大概就是,活久见。

而《小丑回魂》的口碑也同样不俗,IMDb8.0分,烂番茄 85%。

甚至有专业影评人评价到:《小丑回魂》重新定义了恐怖片,把恐怖片带到了新的高度。

但实际上,以小丑作为题材来拍恐怖电影早已经不是第一例,而且评分都不低。

或许我应该这么来说,人们似乎对于小丑有种天然的恐惧。

从左到右依次是:《美国恐怖故事第四季》《100滴眼泪》《小丑》《万圣节前夜》《异变杀人魔》。

那么问题来了。

小丑原本作为一个欢乐的形象,是如何一步步沦落为众多恐怖片吓人的帮凶的呢?

2.简史

小丑这个职业最早可以追溯到4500年前的古埃及,在古埃及宫廷中有陪伴埃及法老王的侏儒小丑。

美国土著霍皮族有个传统,在重大的舞会中让一个小丑的角色用滑稽的行为来打断典礼。

而在中国的春秋时期,也有“弄臣”这一类似宫廷小丑的职业。更有“优孟衣冠”这类专门用来纪念一位弄臣的成语。

小丑形象的真正完善是在英国,一位叫做格里马迪的艺人创造了现代小丑的形象。

粉白的面部,红艳的双颊,一套鲜艳到醒目的戏服,夸张到极致的动作,表现出如孩童般的心性。就是现在我们经常看到的小丑形象。

“我是个在白天忧郁的人,但我能在晚上让你笑得肚子疼。”——格里马迪

滑稽的形象深得孩童们的欢喜,小丑迅速演变成了所有马戏团成员的统一妆容。

随着蒸汽时代的到来,小丑开始作为一种正式的职业随着马戏团沿铁路沿线到各个城市巡回演出。观众市场的开辟让“小丑文化”的影响力在无声扩大,一度曾风靡欧美两地。

然而二十一世纪兴起的大众传媒,却开始逐渐瓜分起了马戏团的娱乐市场,越来越多的娱乐方式涌入居民家中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可这些都只是小丑形象在渐渐没落的一个过程,如果没有其他的事物的介入,小丑的形象会如同所有历史旧物一般被时代的车轮辗轧得模糊不清,成为历史书上的一个偏僻知识点。

但是1978年发生的一件真实恐怖事件,让小丑形象以一种恐惧的姿态,再度深入人心。

3.恐惧

1978年12月11日,一名叫罗伯特的男孩外出工作面试后失踪。警方对他当天所约见的建筑营造商们进行了摸底排查。

其中有一名男子名叫盖西,周围居民表示他是一名优秀的邻居,毕业于名校,家庭美满,事业有成。

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服务,加入了当地的“欢乐小丑”俱乐部。并根据自己肥胖的特点专门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小丑形象——“Pogo小丑”,在芝加哥的各种游行和筹款仪式上义务演出,受到了小孩子们的热烈欢迎。更是作为所在选区的民主党领袖,会见过当时的总统夫人罗萨琳·卡特。

盖西本不在警方的怀疑范围内,但盘查的时候,盖西对自己当天的行程却表述得漏洞百出,警方决定搜查一下这位好好先生的大宅。

警察在盖西的房子中搜查一圈,没有发现罗伯特的踪迹。带队警官正预备收队,和盖西握手感谢他配合的时候,一名刚来警队的小警察却无意中打开了一个隐藏的地库,吓得瘫坐在地,高声惊呼:“我的天啦,快看我发现了什么。”

地库里堆积了七具高度腐烂了的尸体,那一刻警察们才惊觉面前这位肥胖憨厚的男子是一名残忍的连环杀手。但警察们还是低估了盖西的凶残程度。

之后,警方用了整整半年的时候,在盖西的大宅中反复挖掘,一共发现28具尸体。但还是没有失踪的男孩罗伯特的踪影。

一审讯盖西才明白,由于家中再无空位,可怜的罗伯特和其他四名受害者被他抛尸在河中。

在持续长达六年的时间里,盖西利用自己“小丑”的身份或引诱或蒙骗了三十余位少年跟他回家。然后用迷药控制住他们,进行凌辱调教,而后鸡奸他们,最后统统杀害藏尸家中。

有个细节让人细思极恐,盖西曾请过周围邻居来他家进行BBQ聚餐,邻居当时反应在他家闻到了类似动物尸体腐烂发出的恶臭,而盖西解释说那只是地板下湿气的味道

案件爆发后,媒体发动了铺天盖地的报道,小丑杀人的案件流传得广为人知,更是被拍摄成了同名传记性质的恐怖电影《胖子小丑杀人狂》。

人们对小丑的形象开始有了新的理解:在小丑可笑白色的面孔下,其实我们并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大量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对小丑进行黑化的设定,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史蒂芬·金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小丑回魂》,他后来被翻拍成我们之前所说的1990年《小丑回魂》和近期的2017年《小丑回魂》。

1990年《小丑回魂》所带来的巨大成功,更是引发了以小丑为题材的恐怖片拍摄浪潮。

而即使抛开真实事件的影响,小丑自身形象在恐怖片中也颇受欢迎,很多人对小丑有种天然的恐惧。

根据日本著名机器人科学家森政弘所提出的“恐怖谷”理论,人对某种“似人非人”的事物,内心会有下意识的抵触、警戒心理。

这一理论最早特指机器人领域,后来被广泛沿用在其他适用的领域中。而人们对小丑那种天然的恐惧也是源自于此,小丑本身由人扮演,但夸张的妆容和动作,又不同于“人”的特质,盯久了会有一种瘆得慌的错乱感。

4.袭击

艺术都是生活的写照。

上述的内容,也不仅仅只是一则有趣的谈资,而是可能会出现在你身边的一种现实。

早在2016年8月份开始,美国上下就陷入了“恐怖小丑袭击”事件的恐慌中。

“恐怖小丑袭击”事件从美国东海岸兴起,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席卷欧美以及澳大利亚,成为了一个轰动世界的现象级话题

“恐怖小丑袭击”地区分布

而小丑的袭击最开始是各地的捣蛋分子戴上假发,涂成小丑的装束恐吓路人。

但这股越演越烈的风潮很快就失控了。虽然大部分的小丑只是为了捣乱而进行的恶作剧,但有一些小丑却已经开始涉及了暴力行为。

以下是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整理的小丑袭击事件的不完全报道统计:

8月21日,南卡罗莱纳州

格林维尔郡的居民报警,称穿着小丑服装的不明人物在潜伏在公寓附近,试图引诱孩子进入丛林。

9月14日,乔治亚州

12岁男孩Cameron Frails和他的弟弟称在走往公交车站的路上,遭受到身着小丑服装的男子追逐。

9月15日,阿拉巴马州南部

Escambia County高中与Flomaton高中由于遭到了“小丑”发布在Facebook上的威胁,不得不关闭学校。

甚至演变成了田纳西州小丑抢劫银行,宾夕法尼亚州小丑杀人事件。

你是否有注意到,尽管每年度麦当劳的宣传力度依旧,但作为麦当劳的形象大使麦当劳叔叔已经很久没有出来了。

而在海外许多狂欢盛宴上也再难见到小丑滑稽的身影。是的,众多正常职业小丑也受到了这一事件的冲击。

《小丑回魂》中对恐怖电影拍摄创造性的设计可能正是受到了这一场风波的启发。

当然,摆正态度来看小丑恐怖电影和现实中小丑袭击事件之间的关系。小丑更应该是一种“交流”的形式,而并非是指隐藏面具下的神秘。

如果我们想象一场暗黑嘉年华,恐怖小丑就会是它的主角;如果希望带来欢笑,滑稽小丑依然丑兮兮地充满了爱心。

最后,回头看眼窗外,是否也有一张涂着猩红嘴唇的刷白脸孔,正在黑暗处诡异地笑看你。晚安。


——END——

真故电影

真实故事,让电影更精彩。

今日推荐——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cba手游 提供的为什么外国人那么害怕小丑?(外国人为啥害怕小丑)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