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探险有多危险?

一,考古探险有多危险?


考察甘肃老爷岭玉帛之路

考古探险的危险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第一是考古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恶劣。比如在沙漠、高原、山区、丛林,恶劣的自然环境本身就危险重重。有些遗址地处险要之地,路况非常艰险,想要到达都是巨大的考验,对于考古人来说,遇到泥石流、塌方、大雪封山等情况也算是家常便饭了。有次去汶川考察羌族人的石棺葬,汽车基本是在云间小道穿行,旁边是万丈深渊,开车的司机从来没有开过这样的山路,到达终点的时候,他下车就吓瘫了。再比如说,在高原考古,很容易出现高原反应,而且不能轻易洗澡洗头,曾经有女队员受不了,洗了一次头,结果感冒了躺了十多天,差点死了。有一次,四川省考古研究院的高院长带队去蜀道探险,结果在一个树林里迷路了不说,还被一只恶狗咬了,为了防止得狂犬病,高院长向老乡借了马,骑着马翻山越岭去打狂犬疫苗,更不幸的是,后来看到新闻才知道他打的那批狂犬疫苗是假药,这下就只有生死由天了……
汶川石棺葬考察
第二是墓葬坏境的恶劣。很多人看了盗墓笔记,就会把其中的情节跟考古人所遇到的危险联系起来,但是考古工作所遇到的危险跟盗墓是不一样的。考古遵循的是抢救性发掘,不会主动去发掘,只会在墓葬被盗扰之后才去发掘,所以一般都是盗墓的死在前头。考古队员进入一个陵墓之后,有时会发现前面已经有盗墓的尸骨。不过自古以来,为了防止盗墓,墓主会采取各种措施对付进入墓葬之人。最典型的就是埃及金字塔的法老诅咒,让不少考古人员离奇生病或者死亡。据说,秦始皇墓至今都不敢发掘,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防氧化科技还不够好,另一方面,秦始皇墓在文献记载中也是机关重重,盗墓贼都不敢去。所以在中国,直到现在,有的考古队进入比较神秘的墓葬进行发掘时,会先举行相关的祭祀仪式以慰亡灵,以便考古工作的顺利进行。一般来说,进入大型墓穴发掘时,人多的时候比较好,切忌单独一人在里面。有一次,一位女学者独自进入成都明十陵的定王次妃墓考察,进去不久就觉得墓穴阴冷,回来之后大病一场咳到吐血,半个月才治好。

第三,考古探险有时候还会遇到一些离奇诡异事件。我有一次去考察大邑县开化寺,那里是南传佛教第一寺,毁于明末战乱,被称作佛教圆明园。但是去的时候没有注意时间,正好是清明节的黄昏时分,只见阴风惨惨,愁云惨雾,我跟同去的小伙伴回来皆有不适,我拉了一天肚子,整个人不舒服了一周,同去的小伙伴肝胆痛了半个月,后来查资料才知道那里曾经是张献忠屠杀了数千和尚的地方。还有一次,我在大白天遇到鬼打墙:进山以后,我跟小伙伴的导航同时把我们导向了一条无名山路,山路之艰险,九曲回肠都不说,还经常有似乎垂直上下坡路,开得我们心惊胆战。我们大约在山里转了一个小时,绕着两座无名的大山转来转去,连一个问路的人都找不到,在油表显示还能开10公里的时候,我们终于开到正路上了,后来听说那山里曾经是古战场,估计是磁场比较怪异。
考察金川藏族墓葬

二,考古探秘

诺亚方舟的故事大家一定都有耳闻吧,千百年来不少方舟探险家登山寻找方舟,或许有人发现了它,但最终一去不回,几十次已知的探险均以失败告终。也许就象贵州发现藏字石一样,需要个时机。藏字石有2.7亿岁,500年前坠下崩裂成两块,其中一块里面藏着六个字。但数百年来都有一条神秘的蛇在把守,无人能靠近,没有人知道那块石头有什么特殊。直到2002年6月,确定有些东西已经无法挽回的地步,那条蛇才消失了,让人发现了这块天成的奇石。

诺亚方舟传说这是一个方形船只,其建造的目的是为了诺亚与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的各种陆地生物能够躲避一场大洪水,2010年四月二十八日一只由香港人和土耳其人组成的探险队在北京宣布他们目前在土耳其东部的亚拉腊山海拔超过四千米处发现了诺亚方舟遗址。并成功进入巨型木结构的方舟里。探险队还在方舟里发现了陶器,绳索以及类似种子的物体。

探险队称他们以对遗址进行了碳元素坚定,结果证明此次发现的遗址可追溯到四千八百年前,这个时间也正是圣经中所提到诺亚方舟的年代,方舟共有七个空间,最大的空间高五米长十米,方舟共分上中下三层,里面有数个隔间,其中一间带有木杆喝一些绳索,很有可能是诺亚他们用来圈养动物的,在土耳其政府的支持下他们计划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申请以保护此处不会受到考古挖掘的损害。


寻找诺亚方舟被设置了重重无法逾越的障碍,首先亚拉腊山是一座活火山,它最后一次爆发是在1965年。「亚拉腊山」在土耳其语中被称为「惩罚之山」,因为它经常发生雪崩和山崩,有终年隐匿在烟雾中的大裂缝,以及地震和火山爆发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还有雷击危险,构成这座山的花岗岩会吸引闪电,这些都是自然因素,还有人为因素,就是土耳其政府下达的禁令和被当地土著库尔德族的游击队员擒获的危险。

考古探险有太多的未知和不确定性因素。这正是它神秘的一面,但也不可否认其具有危险的潜在性。

三,考古探险队

1、说起考古,大家就会想起来盗墓,也会同时想起来著名的《盗墓笔记》,写了关于古墓里面的魑魅魍魉,让人看的背后发凉,身体不觉会一颤。下面就给讲一个真是的故事,来感受一下考古探险到底有多危险。

1922年11月27日,在古埃及的尼罗河西边的狭长山谷中,一小队人马兴奋的走在颠簸的小路上,四处黄沙漫漫,荒无人烟。为首的男人激动不已的大声叫到:“看,就是那里,有阶梯!”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自从他们踏上阶梯开始,他们也走上了通往地狱之门的不归路。

  传言,经过长途跋涉,历尽千辛万苦,这队人马终于到达陵墓前厅的位置,在两座庄严的雕像背后,他们却看到有一行古老的埃及文字,它的警告意味明显“图坦卡蒙法老的护卫者,将用沙漠之火可恶的驱逐盗墓贼。”随后他们又在法老椁室的一块牌子上看到更为严厉的诅咒:“谁打乱了国王的安睡,死神就会降临在他的头上。”

  (后经证实这位法老墓门上并无任何字眼,后人以讹传讹把谣言说成了传奇。)

  所有人都将诅咒抛在了脑后。

  然而在开馆当天,此次的资助人卡纳凡勋爵,被蚊子咬了一口后,离奇死去;随后美国人乔治杰戈德这个曾经与图坦卡蒙法老面对面近距离‘对话’的人,也高烧猝死;法国学者贝内笛特、勒弗米尔教授、英国企业家乔尔伍尔都因为参观法老的陵墓而接连死去,此后还有至少总共22位人,都因为图坦卡蒙法老陵墓的关系而暴毙。

图坦卡蒙法老墓地

  从此法老的诅咒,亡灵者的报复的说法不胫而走。那么,真相到底如何?专家们对法老的诅咒之谜又是怎样解释的?

  科学家们在墓内发现了致命病毒,被认为是法老“杀人”的武器。

图坦卡蒙法老

  而法国的一位女医生认为,墓穴中陪葬的食物经过化学反应,形成霉菌微尘,而吸入这种霉菌的入墓者,就会因为肺部感染而高烧不退,最后导致死亡。

  还有一种解释是,图坦卡蒙法老陵墓是由一种特殊材质的矿物石料砌成,可能聚集了某种磁场,可能是制造所谓的法老诅咒惨剧的真凶。

  图坦卡蒙法老的诅咒之谜到底是什么?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得出合理的科学的解释。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图坦卡蒙法老这个满神秘色彩的名字和他的传奇人生,他的珠宝陪葬,他的铭牌诅咒,将会在人们口中一直流传下去。


2、下面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古墓里面的十大机关;

1).机弩

是类似于弓箭的一种武器,但是由于是机械装置,比弓箭射得更远,杀伤力更强。所以,自先秦时候开始,弩就被埋伏在古墓里,威胁着盗墓贼。

2)、翻板

这是一种人工设置的陷阱。当盗墓贼踏上看似正常的木板时,木板会突然翻转,使得盗墓贼掉落于早已挖好的坑中,而坑中准备好了锋利的尖刀利刃。盗墓贼一旦掉入坑中,往往就会被刺透脏腑,生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3)吊石,顾名思义,是吊在上方的巨石。

  当盗墓贼进入古墓后,不小心踩到机关,就会引发吊石从天而降。措手不及的盗墓贼就会被砸成肉饼。


4)、水攻

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方法。古墓主人预先在墓穴中储存大量水,盗墓贼进入后,一旦触动机关,就会导致大量水涌入墓穴,使得盗墓贼溺水而亡。

  

这种方式适合对付组团作业的盗墓贼。但是有一个弊端就是,虽然盗墓贼很难逃生,但墓穴也会遭到破坏。

5)、沙埋

这种方法与“水攻”的原理有些类似。古墓主人在墓穴埋伏许多沙子,沙子里埋藏有石头等物,加强杀伤力。当盗墓贼挖洞挖到沙子时,沙子就会流到洞里,将盗墓贼埋葬于此,让墓穴多一个陪葬者。

  

6)、水银

古代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水银的毒性,便用在了古墓里,来对付盗墓贼。据司马迁记载,秦始皇陵地宫就储有大量水银,显然是打算以剧毒汞蒸气杀死盗墓贼,防止地宫被盗墓贼侵犯。

  

7)、伏火

古墓主人预先在洞中埋藏大量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腐烂后,形成沼气。当盗墓贼挖进去后,手执的火烛就会轻易将沼气点燃。盗墓贼要么被火烧死烧伤,要么会以为遇到了鬼怪而被吓跑。

8)、铁索吊石

与连环翻板功能类似的,是铁索吊石。主要是在墓道顶和墙壁隐蔽处固定若干金属滑轮,利用滑轮将巨石吊起,悬于顶端。墓道地下铺木质跷板,索链由石板而下,通过滑轮以隐蔽的方式连接跷板,中间有挂钩和脱钩相接,遇外力压迫可自动脱落。

九、尸毒

相信看过香港僵尸片的朋友都会对尸毒有着深刻的印象,染上尸毒的人不仅会皮肤溃烂,失去感觉,严重的还会浑身肌肉僵硬,变成活跳尸。据说这种东西只有用糯米、朱砂一类的物品才能去除,寻常药物对它根本没用。小说《鬼吹灯》中也多次提到,盗墓者在进入古墓中时会带上许多防护用具,以防感染尸毒。那么尸毒真的存在吗?

话说宋末元初的时候,洛阳有一伙盗墓贼,为首的姓朱,这人有个绰号叫“朱漆脸”,为什么有这绰号呢?

原来他在盗掘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时碰上了奇怪的事情:在他撬开棺木后,发现赵匡胤居然尸身未腐,他想取下赵匡胤尸体上束着的玉腰带,但是尸体太沉,没法硬取,他便想出了一个法子,绳子一头束在尸体肩下,一头套在自己的身上,面对着将尸体拉起来,乘势就把玉腰带解下来。不料,尸体这时竟喷了一股黑色粘液到他脸上,从此无法洗掉,变成了“朱漆脸”。

古墓中的古尸很多时候都附有尸毒(图为被发现的古墓)

尸毒据说古人为了尸体保存,在临死前服下剧毒的药物

这是史书中有关尸毒传说中比较特殊的一种。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据说古人为了防腐,经常在临死前服下剧毒的药物,这样有助于尸体的保存。这种剧毒药物在人体内会腐蚀掉整个内脏,将其化成液状存留在体内。当有盗墓者搬动尸体时,尸身受到挤压,液体就会喷射从嘴里喷射而出,会灼伤人的皮肤,就形成了所谓的“朱漆脸”。

十、塞门刀车

有的墓主将古代的塞门刀车用于墓葬中作为防盗暗器。

塞门刀车,是在城门被攻被时用于堵塞城的守城器械。前刀壁上装有 24 把钢刀,使用时将车推至城门缺口处,既可杀伤敌人,又可挡住敌方的矢、石。这样对方很难攀援,形成活动的壁垒。

古代塞门刀车本是在城门被攻被时用于堵塞城的守城器械

有的墓主将古代的塞门刀车用于墓葬中作为防盗暗器

刀车是打造得一种极为坚固的两轮车,车体与城门几乎等宽,寻常总在三四丈之间;车前有木架三四层,各层固定尖刀若干口,车体有长辕;敌但攻破城门,数十成百兵士猛推刀车塞住城门。

触目惊心诅咒

墓上的诅咒是一种无形无色的东西,却充满恐怖色彩,具有不可言喻的威慑力,有着心理战术的意味。

最神秘的,就要数埃及法老墓的诅咒了。在图坦卡蒙的墓葬中,就有这么一个诅咒:“谁扰乱了法老的安眠,死神将张开翅膀降临他的头上。”随着一些参与图坦卡蒙墓挖掘工作的人异常死去,这一诅咒变得出名了。直到现在,对于这一诅咒依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真菌和细菌,有人认为是惰性气体,有人认为完全是心理因素,还有人把它归为目前科学不能解释的范畴中去。

墓上的诅咒具有不可言喻的威慑力(图为图坦卡蒙的墓葬)

在我国出土的文物中,很多都被刻有神秘的诅咒

在我国出土的文物中,有些汉代的瓦当上篆刻了“盗瓦者死”的字样,可以看成是这一类战术的代表作。这些咒语,往往都是声色俱厉的,例如1980年发掘的山东济宁的一块汉墓碑后刻着“诸敢发我丘者令绝毋户后”的字样,直译过来就是:“敢挖我的坟,就让你断子绝孙。”


最后

考古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的,请不要把考古和盗墓相提并论,向那些在最危险的考古一线的考古专家们致敬!

四,考古探方

考古的危险程度应该取决于这个古迹所在的地理位置,如果这个古奇迹的位置是在荒山野岭或者有野生动物出没的地方,那就会有比较大的危险; 除此之外如果这个古迹里有机关也会比较危险; 还有就是这个古迹由于经历时间太长,会滋生出很多未知且危害极大的病菌或者造成结构的塌方,也会造成很大的危险。

五,探险考古的连续剧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拍摄的人物里有二位是考古探险的从业者,虽然现在他们已经离开本职工作了,但是我还要在这里补充几句我对考古探险的危险程度发表看法。

第一,前往考虑现场的途中很危险,尤其是开车前往考古现场,一般的考古现场都不是有水泥路的地方,大都是边缘无路的地方,在这样的道路开车,相当危险。很多考古为了安全,都是徒步行走,虽然徒步行走比较慢,但是比开车危险了许多。

第二,攀登大山的危险程度比较高。如果在平原安全就有保障,如果在悬崖峭壁上,危险可想而知。

第三,野外住宿的危险性,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野外住宿相对来说比较安全。我就粗略地回答这些,为了更直观,我就发几张图片给大家。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cba手游 提供的考古探险有多危险?(探险考古游戏)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