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诸葛亮没斩马谡,斩的是替死鬼,马谡化名宁随辅佐姜维可信吗?

一,有人说诸葛亮没斩马谡,斩的是替死鬼,马谡化名宁随辅佐姜维可信吗?

说诸葛亮没有斩杀马谡,杀的是替死鬼。这都是野史杜撰的,马谡没有听诸葛亮的命令,固执己见,失去战略重地街亭。使诸葛亮劳神费力,精心设计几年,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的北伐行动受挫。而且诸葛亮没有重视先帝刘备对马谡的评价:*此人言过其实,不可重用。*诸葛亮为了自责失察之责任,申报朝廷,把自己的官职薪资待遇连降三级。为了树立军威,安抚军心民心,对朝廷后主刘禅有个交代,是必须斩杀马谡的。

公元228年,诸葛亮为了实现*隆中对*的远大理想和报负,来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实现统一大业,他开始北伐曹魏的战争。诸葛亮命令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今陕西汉中市北),自己亲率10万大军,突袭魏军据守的祁山(今甘肃),任命马谡为前锋主将,王平为先锋副将,镇守战略要地街亭(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嘱咐马谡:*街亭虽小,事关重大。它是通往汉中的咽喉。如果街亭失守,我军必败*。并且指示他:*靠山近水安营扎寨,谨慎小心,不得有误*。

马谡到达街亭后,没有按诸葛亮的指示依山傍水部署兵力,自作主张地想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当时,副将王平提出:*街亭一无水源,二无粮道,若魏军围困街亭,切断水源,断绝粮道,蜀军则不战自溃*。马谡不但不听劝阻,反而自信的说:*我自幼学习兵法,会排兵布阵,世人皆知,有时连丞相都请教于我,而你生长戎旅,手不能书,知何兵法*?接着又洋洋自得地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置死地而后生,这是兵法常识,我将大军布于山上,使之绝无反顾,这正是致胜之秘诀*。王平再次劝阻:*如此布兵危险*。马谡见王平不服,便火冒三丈说:*丞相委任我为主将,部队指挥我负责。如若兵败,我愿革职斩首,绝不怨怒于你*。王平再次义正辞严:*我对主将负责,对丞相负责,对后主负责,对蜀国百姓负责。最后恳请你尊听丞相指令,依山傍水布兵*。马谡固执己见,仍将大军布于山上。

王平气愤的率领本部五千军兵到别处安营扎寨去了。

魏帝曹睿派出多次与蜀军交战的大将张郃进攻街亭,张郃看到马谡远离水源在山上安营扎寨,马上就指挥大军切断水源,阻断粮道,将马谡的大军围困于山上,然后放火烧山。蜀军是饥渴难耐,军心涣散,不战自乱。张郃趁机指挥大军攻山,马谡是溃不成军,多亏王平率五千军兵前来救援,不然丢了街亭不说,还得全军覆灭。街亭重地失守,诸葛亮苦心设计的几年的北伐计划彻底的失败了,不得不退回了汉中。

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时,设疑兵于斜谷,自己则率主力大军攻打祁山,并迅速占领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仅有广魏郡和陇西郡拒不投降。

当时,曹魏整个“朝野恐惧”。因此,魏明帝曹叡亲自赶往关中,坐镇长安,并调派张郃、曹真、徐邈三路大军赶往祁山,以解陇右五郡之困。

诸葛亮闻报后,派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率偏师为疑兵,出箕谷吸引曹真率领的魏军主力。同时,他以马谡为主将前往街亭以拒张郃,而自己则率主力大军攻击救援南安郡的曹魏凉州刺史徐邈,并意图攻占广魏和陇西二郡。

结果,马谡被张郃大败,造成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大好形势力急转直下,无功而返。

事后,据《三国演义》和《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也就是说,马谡是被诸葛亮直接处斩的。

同时,又据《三国志·王平传》记载:“丞相亮即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似乎诸葛亮并没有直接处斩马谡,而是下令处斩的马谡。

但是,《三国志·马良传》又记载:“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意为马谡病死在了狱中。

而《三国志·向朗传》则记载:“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似乎又说马谡街亭战败后,畏罪潜逃,并被向朗得知,但并没有向诸葛亮报告。因此,向朗被诸葛亮免去官职。

另外,据《三国志·马良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记载:“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这是马谡临死前写给诸葛亮信中的一段话,说明马谡与诸葛亮未曾见面,否则何用书信。

至于马谡的哥哥说马谡病死在了狱中,就算想要为弟弟遮掩,也实属人之常情。而王平所讲的“诸葛亮即诛马谡”,应该是他知道这样的命令。

根据以上基本可以断定,诸葛亮确实没有亲自处斩马谡。也就是说,马谡有一定逃脱罪责的可能。

因此,民间多有传说,当时诸葛亮出于爱才之心,或碍于情面,并没有真正处斩马谡,死的只不过是个替死鬼。而他则化名宁随,辅佐姜维,继续为蜀汉效力。

对此,《三国姜维传》中也认同这样的观点,宁随成了姜维的参军。

同时,《三国演义》中也有记载:钟会、邓艾伐蜀之时,诸葛绪屯兵于阴平桥头,姜维进退无路,仰天长叹:“天丧我也!”这时,副将宁随建议:“虽说魏兵阻断阴平桥,但魏兵必然较少,将军只需出孔函谷,作势虚取雍州,诸葛绪必然会撤阴平之兵,以救雍州。然后,将军则突然引兵直奔剑阁,拒险守之,则汉中可复矣。”姜维采纳其策,诸葛绪果然中计,而姜维则顺利抵达剑阁,占据天险,并阻挡住了钟会的伐蜀大军。若非邓艾偷渡阴平小道,刘禅投降,钟会就只能退军了。因此,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这段情节,极有可能就是来源民间的传说。

然而,若根据马谡的年龄分析,马谡“死”时39岁,而他为姜维献策之时已是74岁的高龄,不知是否还能效力军中。所以,马谡化名宁随的可能性极小,但侥幸逃脱罪责的可能性却很大。

图片来源网络

孔明发动的第一次北伐因错用马谡失街亭而失败了。马谡怕受惩罚而开溜了。一躲就是二十年,后被大将王平所抓。关在大牢里,病死在狱中。《三国演义》孔明含泪斩马谡,是虚构的。

应该没这回事,可能是一些人的自由想象吧!当然要拍电视连续也可发挥很多假设出来,想说马谡设死,自然会有一套说辞和断章取义拿一些细节来分析?

马谡不过是一名参军,没什么背景和军功战绩,诸葛亮或者其他将领官员没必要冒天下之大不讳而设法救一个没什么价值的文官!

而马谡失街亭后,诸葛亮当众斩了马谡,哪还有后面那么多冒充的假设!

引言:

必须说,失了街亭后,“北伐因此失利”的锅算是彻底甩不掉了,马谡死的透透的了,但《三国志》就罗列了他三种结局。就算不死,马谡也不可能化名再辅佐姜维,题主的脑洞出自某三国游戏。虽然明离子也爱玩游戏,但还是劝大家少玩点游戏,多看点书。

01 马谡的三种结局

刚才说了,《三国志》写了马谡三种死法,分别在诸葛亮、马谡以及向朗的传记里写的。

大家不要忙着骂陈寿,明离子觉得之所以同一本书里一个人有三种结局,估计是作者也拿不准,只能将有限的史料罗列整理,不光是《三国志》,在《史记》里也常常出现一件事被记录的两种前后矛盾的情况。

第一种结局在《诸葛亮传》里,《三国演义》采纳了这个马谡的结局,即诸葛亮甩完锅后挥泪斩马谡。

第二种结局是《马谡传》里,说的是马谡在背锅以后没有被处死,而是关入监狱,不久在狱中病死,估计是憋屈死的。

第三种结局的出入最大,在《向朗传》里说马谡成功逃跑,并且在诸葛亮死后又回到蜀国继续工作。注意,有点像题主说的剧情,但马谡回来后并没有化名。

02 裴松之的说法更靠谱

三种说法到底哪个更靠谱。有个人给出了答案

他就是后来南朝的史学家裴松之先生,为《三国志》做注解,也发现了这个拿不准的事情,于是对此事进行了更加缜密的考证,最终解开了这个谜团,因为裴老先生找到了马谡临死时给诸葛亮写的一封信,内容如下:

“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

这封信说明了两个问题:

  1. 这是一封绝笔信,马谡肯定是死了,而且死的不那么突然,不然没时间写信,当然也不存在逃跑的可能。
  2. 马谡被行刑时诸葛亮并不像演义里痛哭流涕的在现场表演,而是压根没在身边,不然也不用写信了。
也留下了一个问题:

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当场斩杀,还是死在狱中?

其实明离子觉得第二种可能性更大。因为作为北伐时期的参军,虽然出现了过失当斩,但诸葛亮并没有那么大权力去杀这种级别的人,所以他很可能是将马谡押回成都,关入大狱,还没等行刑,马谡就病死在狱中了,这封信应该是他在病入膏肓时写的。

总结:

马谡作为北伐的参军,诸葛亮曾经最器重的年轻人,在出现军事失误时不会有逃跑的可能,就算害怕诸葛亮训斥,应该也没有想到诸葛亮这么狠,把整个北伐失利的锅甩给自己。而诸葛亮虽然有意杀马谡,却没有这种阵前杀这种级别将领的勇气,所以马谡应该是被治了死罪,回到成都大狱里死去的,不可能逃跑又回来辅佐姜维。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cba手游 提供的有人说诸葛亮没斩马谡,斩的是替死鬼,马谡化名宁随辅佐姜维可信吗?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相关攻略